一場疫情,讓我們對居住環境有了重新的思考。
當日常起居、飲食休閑、娛樂辦公,都要在家里進行的時候,我們才深刻地認識到居住環境對我們身心的影響。
什么樣的房子適合一家人居住?未來住宅會迎來怎樣的更新迭代?日后購買房子時,要關注哪些“健康屬性”?,以我們親身宅家40天后的經歷來說說,未來什么樣的房子更適合居住。
【房產知識】疫情過后什么樣的房子不能買 好戶型關鍵時刻能救命
01優質物業是“硬核”保障
在這次疫情中,不少人深刻認識到了物業的重要性,好的物業,關鍵時刻能“保命”。當發生疫情時,管理好的小區物業會做很多能抵御病毒進入小區的有效措施。
如,嚴格辦理出入卡、測量體溫,嚴查外來人口,在電梯間放置紙巾、牙簽等防疫用品,甚至提供外賣上門、買菜上門、遠程醫療等服務。
物業做到位,能限度降低大家感染傳染病幾率,讓業主居住的更安心,為整個小區帶來切實有效的安全保障。
02健康戶型將成為必需品
疫情期間,每日開窗通風成了每家每戶的必備日常。南北通透的戶型通風效果更佳,風從房中“穿堂而過”,帶走病菌,清新空氣,同時又能保證室內明亮采光,這樣的戶型會更受大家歡迎。
一些戶型結構不好、通風不佳的房子會被人們重新認識。如:2003年非典疫情時期,發生在香港淘大花園小區疫情爆發的案例再次被人們提及。這個小區共有321人感染,42人死亡。而在死亡的42人中,有22人都居住在淘大花園E座,而且集中在7-8號單元。
為何會出現這種爆發性事件?后經世界衛生組織及香港特區政府調查顯示:這個寬度為1.5米的狹長天井(上圖)造成的“煙囪效應”,讓病毒隨著排風扇的助推力,通過窗戶進入到了相隔數層的住戶,導致了集體性傳染。
還有內部管道結構設計也存在一定弊端。在過去,這些內部設計都是人們關注的盲區,日后大家都會多問一句:“管道內部設計合理嗎?”
提醒您:在選購一些梯戶比高的塔樓、公寓樓時要注意:不要選層高太多、衛生間窗戶靠近內天井的戶型,因為這樣的戶型如果設計不科學會存在一些健康安全隱患。
03大陽臺和大露臺,關注度會更高
在家憋久了,哪哪都活動不開,之中,快樂的事就是去生活陽臺待一會。在日后,人們會更偏重于選擇帶大陽臺、庭院和露臺的房子,除了晾曬方便,多余的空間還能作為休閑區、活動區使用。
陽臺、庭院和露臺區域是家里采光、通風的區域,經過修飾它們可以變成宜人的小花園、私人書房或者休憩區,居家隔離的日子,多一個陽臺、露臺都會讓人心情愉悅,精神煥發。
04雙衛和干濕分離衛浴間更剛需
此次疫情期間,很多人對多衛表示期盼。一家人24小時在一起,上廁所都要排隊。如遇便秘就更尷尬了,每次家人便秘去衛生間,下一個人就得做好至少憋半小時的心理準備。
為了規避這樣的問題出現,未來房屋設計時,雙或多衛生間,將成為基本戶型。如果不能實現,至少也要實現衛生間干濕分離,以供家人共同使用。
05低密度的房子更受青睞
一些小高層超高的容積率導致了高密度的人口,在疫情發生時期,密密麻麻的房子,樓間距狹窄成一線天,平時電梯里天天塞人,這些都會是安全隱患。
我們都知道容積率越低的房子住著越舒服,也越值錢。但容積率是什么?我們看張圖理解一下:
▲ 圖中容積率:別墅<洋房<小高層<高層
▲ 比較常見的容積率劃分標準
日后,低密度房子居家的私密、更低的人員流動,這些潛在價值會被重新審視。人們會更傾向于一梯一戶直達家門口的,兩梯兩戶的房子更覺得安全,還有低密的排屋別墅等。
有天有地,有院子有露臺,可養花種菜,可觀景可運動,即使在家隔離,心情也會非常好。
06租率低、業主素質高的小區
自住比例高、出租人員少,這樣的小區,安全系數會更高一些。還有鄰居的素質也很重要。俗話說的好:買房子就是買的鄰居素質!業主素質高的小區,內部發生糾紛的概率相對較低,大家更加注重規則秩序的遵守,舉止行動也更加文明。
面對疫情,鄰里之間更能團結一致,互幫互助,解決生活之需,織成巨大的防護保護傘。
07開放式老破小可以放棄
生活品質的提高,過去的一些老破小除了學區加持,其居住品質已不能滿足現代人需要了。有的老舊小區規劃極其不合理,四面八方的口子都可以進小區,人員混雜,不好管理。
其次,很多開放式老破小沒有綠化景觀,在家憋久了,想下樓出來透透氣都是一種,既沒有綠化景觀緩解情緒,也沒有密封式小區的安全感,這樣的老破小未來注定會被淘汰。未來低密度的花園洋房將會是趨勢!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需刪除請聯系。
房子是中國人永遠繞不開的話題,
此次疫情也成為檢驗自家房子的方式。
2020年更新我們的“買房觀”,
讓過去過去,讓“好”的未來到來吧~
相關閱讀:
什么樣的戶型才是好戶型 要滿足這5個條件?
疫情結束后你會買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