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棟樓就能上哈佛?招生辦負責人法庭竟這樣回應。近日,亞裔控告哈佛大學招生歧視案庭審資料公開,哈佛招生辦官員內部郵件顯示,富裕且與哈佛建立長期關系階層疑似存在錄取優待,其中甚至有相關人員捐出了一棟樓。
肯尼迪政治學院院長特此發郵件至招生辦負責人費茨西門斯,稱其為“我的英雄”并表示“你再次創造了奇跡,我對于你招收的學生非常開心。”對此,費茨西門斯說,哈佛有充分理由對支持者給予更多關注。他說:“這對學校的長期實力很重要,這樣我們才能擁有提供獎學金等所需的資源。”其實在美國招生腐敗問題卻并不常見,更未上升為一種公眾憂慮或社會問題。其中原因何在?“在申請入學時,兩位以上的審核者會認真閱讀成百上千封申請書,在決定錄取時,先討論,再投票表決。”這是哈佛大學的招生錄取流程,也是全美大學招生錄取工作的縮影,很難說這樣的流程不存在風險和隱患。事實上,伊利諾伊州大學在新生錄取方面跑關系,走后門,讓不合格學生進入伊州大學香檳城分校就讀的丑聞,就是利用了“錄取過程保密”之便。
真正重要的是,招生腐敗的“收益風險比”太差了。與中國大學“給公家打工”不同,美國大學更像是“大包干”。職業經理人心態是“撈一票就走”,創業者心態是“收他的錢值不值”。要知道,伊州大學丑聞出來后,該校總校長和分校長以及九名校董接連主動或被動辭職,當地的數位政客也被卷入此事,政治生命岌岌可危。何況,照顧錄取無非為兩事:“錢”、“情”,美國大學有光明正大的方法滿足這兩個需求,不必“走后門”。在常青藤大學中,每年有40%左右的學生屬于“Special
Cases”,即受到了“特殊照顧”。另一種說法是,分數墊底的25%左右的學生是學校招生的“特殊利益”名額。
除了音體美特長生、有色人種等“特招生源”外,“Special
Cases”重要的兩類對象為“大捐助者”和校友。幾乎所有美國大學的資金籌措辦公室都列有一張“發展項目”名單,將那些仰仗父母為學校捐贈或有可能捐贈巨款的學生排在錄取名單的前面。申請者的高中成績墊底,或者SAT成績比那些被拒收的申請者要低上300-400分?這些都沒關系,足夠多的金錢可以為他們翻盤。一位新澤西地產商,曾經向哈佛支付250萬美元,以確保他不爭氣的孩子拿到錄取通知書。如杜克大學甚至一度要求招生人員專門追尋富家子弟,這不僅僅是出于對學校短期捐款數額的考慮,更主要的是擔心如果招收太多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將來的校友群體會日漸貧窮,從而使捐贈減少,學校財政滑坡。
哈佛大學招生條件跟學生富裕程度也有關嗎
我們先來看看哈佛大學的招生條件:
1、學習成績
哈佛大學招生官員除了看那些毫無表情的成績外,他們更看重學生在班上或年級上的排名,以及所在學校是否是本省、本市的重點學校。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學生有一些有一定難度的選修課程并獲得好的成績。
2、標準化考試
需要參加SAT考試或ACT考試。哈佛大學的特別專業還要求申請者參加SATII的學科科目考試。選擇考多少科目應該根據哈佛大學招生錄取要求來決定。有些專業需要學生參加2科或3科的科目考試。所以說,了解大學的入學要求非常重要。
3、學術成就
哈佛大學招生對中國的比賽也相當重視。如果有參加自然科學競賽,藝術體育比賽的經歷,或者曾經入選過國際比賽(比如數理化奧林匹克)的集訓隊,都能給申請錦上添花,證明申請人在此領域有高人一等的能力。
此外,如果曾在學術期刊上發表過文章,那也是值得在個人陳述中重點描述的部分,借此突出申請者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成就。
4、課外活動
除了在課堂上的表現外,哈佛大學招生官員還希望了解你如何度過自己的課余生活?你對什么活動感興趣?在活動中你如何與同學相處?你是否積極參加社區服務和志愿者活動?其實參加活動的多少、或者參加什么活動不重要。
從上面的要求來看哈佛大學招生條件跟學生的富裕程度是沒有關系的,畢竟是一所世界知名大學,在招生要求上面還是比較嚴格的,除了成績的要求,對于個人的綜合能力也是比較看重的。
至于上面說的捐一棟樓上學,應該是屬于哈佛大學的一種隱形特點,哈佛就是靠捐助過活的,有錢人沒能力花大錢可以上,能力一般夠條件花學費,能力突出沒錢的,它可以給你全額獎學金讓你免費入學,等你將來出息后反過來給學校捐助,相當于對學生進行的風險投資。
推薦閱讀:
哈佛終身教授學術造假 國際心血管領域專家Anversa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