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體育館本是歌手、明星的秀場,在去年5月份時,卻迎來科技界人士羅永浩,在這里舉辦錘子手機新品發布會。錘子的發布會是要花錢購票才能進場的,和大明星的演唱會一樣。深圳這一場,在大麥網開賣20分鐘,門票已被一搶而空。原本定價600元的門票,在第三方平臺被炒至2498元。
另外,除了幾十個視頻網站主動直播此次發布會之外,連深圳衛視這樣的傳統電視臺,也錄播了此次活動。一個商業發布會,吸引了如此多傳播渠道主動上門發聲,只因為它真的吸引了公眾的關注,只因為錘子和羅永浩擁有一群為數不少的粉絲。
擁有自己的“粉絲經濟”成為了小眾品牌一直生存下來的原因。
老實說,錘子手機的市場銷售情況遠不如華為、OPPO、VIVO、小米等品牌,使用錘子手機的人也不算多,但錘粉、羅粉數量不少,而且忠誠度頗高。錘子手機也許小眾,但個性鮮明,其操作系統從UI到功能,均與其他Android陣營的手機有天壤之別,并且,錘子經常會花心思研發一些讓粉絲“跪舔”的人性化功能。錘子手機在整個手機圈中,是一個標新立異的存在。這種差異化,可能就是吸引粉絲的重要原因之一。靠著忠誠的粉絲,在競爭極其殘酷的手機行業,錘子竟然沒有倒閉破產,并且有先死而后生的跡象。
相比之下,傳統家具企業即便賣出再多的貨,卻一直吸不到粉——我們有老客戶,鮮少有粉絲。或者你會說,家居不太容易擁有粉絲。沒錯,是“不太容易”,但并不代表不能。
家居圈里,“粉絲經濟”的規模不大,粉絲追星也比較含蓄,但并不是沒有。
和其他圈子一樣,他們不止是自己崇拜偶像,還希望周邊的人也喜歡他們的偶像,所以會經常主動幫偶像宣傳。這里舉兩個例子。
有些品牌只愿意做一錘子買賣,賣了貨之后,希望和客戶撇清關系,擔心售后。而有些品牌,則會非常重視老客戶的關系維護,想方設法與客戶保持互動,甚至形成了自己的“套路”。關注微博家居動態的人,會注意到有個床墊品牌常常被提及,那就是慕思。我們經常見到網友在微博上曬節日間收到慕思的禮品(比如抱枕、玩偶等),并且感慨,N年前買了他們家的床墊,然后禮品就每一年都沒斷過,比男朋友和老公還貼心云云。這里多少有炫富的心理,畢竟慕思比較貴,借曬禮品體現自己是慕思VIP客戶的身份,也等于說明自己有錢任性。但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佩服慕思的售后體系。他們肯定建立了用戶的大數據系統,每年花幾十塊維護客戶關系,也許整體投入不小,但相比慕思的產品價格而言,花這些錢維系客戶關系物有所值。
另一個同樣有粉絲的品牌很奇特,該品牌老板喜歡跟粉絲唱反調,這個品牌叫迪信。眾所周知,很多品牌商在面對客戶的時候,只會贊美其審美高、有想法,什么都順著客戶的思路說,但迪信董事長梁少禧卻經常是反其道而行之。雖然他會認真聽取每一位客戶家庭成員的需求和想法,但卻經常“否定”業主原本的計劃。雖然順著客戶的意思,可能會讓流程更順暢,但梁少禧卻每次都會從專業的角度努力說服客戶接受迪信的建議。原因在于,他知道客戶在裝修和家具方面并不專業,他不希望用戶做完之后才發現不好用,留下不好印象。梁先生不留情面地指出客戶原有構想中存在的問題,對方雖然在被否定時感覺不舒服,但等裝修完成,又會體會到梁少禧解決方案的過人之處。于是,“作對”的人,反而成了他們尊重的“偶像”。顯然,在梁少禧心中,“做好一個項目”的權重遠高于“做成一單買賣”。
表面上,慕思在討好消費者,迪信在“惹惱”消費者,其實卻是殊途同歸,終都達成超出用戶預期的目的。這里有一個非常基礎的要求——產品品質過關并且好用,否則你做再多感動中國、感動粉絲的事也不濟事。須知,粉絲翻起臉來比路人還可怕,因為那是因愛生恨。所以,好產品是獲取粉絲的基礎。
中居品牌眾多,但無論是產品設計、服務方式、品牌理念,都大同小異,難以讓人感覺到所謂的差異化,更難讓人體驗到所謂的超預期。在這個階段,大家都沒什么粉絲,正是積累粉絲的時期。比別人想多一點,做多一些,可能就能獲得更多忠實擁躉了。
想象一下,我們的品牌在沒有粉絲的基礎上,都能賣出不少產品,如果我們能讓購買我們產品的消費者,都成為我們的粉絲,那么情況會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