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氣與風骨
明式的家具實在很有范兒,
清秀、簡明、淳樸,卻從不缺乏審美意趣,
被稱為“木器的詩篇”。
在晚明文人的眼中,
家具也是可以品評、鑒賞的雅玩,
它們身上附著的,
不是物質,而是精神。
大道至簡
明式家具在造型上,講求物盡其用沒有多余的東西,所以處處簡潔利落:線條舒展流暢,一氣呵成,造型透氣,比例適度,顏色素雅端莊,絕無多余粉飾。偶爾添加的幾筆畫作,也雕飾得委婉含蓄,點到即止。
這讓明式家具少有匠氣,還透著一種虛無空靈的禪意。明朝人大概早已看懂了大道至簡的美學之道,他們堅信比之于鏤金錯采,出水芙蓉是一種更高的審美境界。
灑脫文人氣
明代文人士大夫是明式家具風格的奠定者,一案一幾、一桌一椅,明式家具中沁出的“士”氣與“風”度,一如文人的孤傲清高。就像官帽椅,它迫使使用者正襟危坐,用于休憩并不十分舒適,但它對于科舉不第的失意文人而言,似乎有一種文化上的慰藉。而圈椅中蘊含的“天圓地方”的哲學,也只有文人才能夠通曉。
在明代文人心中,一個臥榻,必須做到可用于醉臥、偃仰、觀書、花下臥賞,一張好床的評判標準在于,能否讓人在半睡半醒中,如置身于瀟湘洞庭之野。將詩書中的風雅延伸至行走坐臥之間,何等的灑脫安逸!
錚錚的大明風骨
行云流水的線條,接合牢固的榫卯,挺拔明快的框架,給人以一種蒼勁的力量感。每每接觸明式家具,總會不禁想起鄭板橋筆下那千磨萬擊還堅勁的竹子。
其實,明式家具的厚拙勁挺,也是大明風骨的寫照。明朝就是一個從開始到結束,都保持著骨氣的朝代——無漢唐的和親,無兩宋的歲幣,更無大清國的割地賠款,連崇禎皇帝也寧可吊死在萬壽山的歪脖子樹上。
這等錚錚風骨,融入木器之中,也是一種范兒。